浙江省网商协会 – 做传统企业商务电子化的推手!
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 >> 《网商》

【IEBE国际电商展】广货通天下——2016电子商务产业合作峰会 互动论坛《如何通过社交电商强化供应链的优势》

2016-11-10 15:30:08  作者:浙江省网商协会  来源:浙江省网商协会

 

主持人:拼脑咨询创始人 林喜德

论坛嘉宾:

萌店全球购运营负责人 赵晶

社交电商传媒创始人 方雨

点点客华南区COO 东方宝

茶语网合伙人 陈镜顺

    

拼脑咨询创始人 林喜德

 

萌店全球购运营负责人 赵晶

 

社交电商传媒创始人 方雨

 

点点客华南区COO 东方宝

 

茶语网合伙人 陈镜顺

 

林喜德: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四位贵宾跟我们做分享。今天的话题涉及社交电商、供应链和跨境。未来社交电商是非常强的一个渠道。

 

传统意义上,后端是大部分华南企业的优势,但如果前端销售卖不出去,后端的优势再强意义也不大。

 

今天在座的四位嘉宾,萌店的赵总是做社交电商的分销渠道,方雨老师在做自媒体,是通过内容去支撑流量变现的,点点客是做营销工具的,陈总的茶语网是现在互联网中茶行业平台的第一名,从传统行业转型而来,可以分享在茶行业中怎样利用内容去做出更多的变化。

 

赵晶:税改对海外品牌影响有限

林喜德:首先,有两个问题问赵总。第一,跨境主要是税改,国际平台如何借势去布局海外市场做分销?第二,海外品牌如何借助两千万的萌店分销渠道成交?

 

赵晶:分销已经形成了一个裂变式的新模式。两千万萌主对国外的爆品敏感性很高,一个萌主将面膜分享到朋友圈里,产生购买,一天可以成交超过万元。购买的消费者又晒单出去,吸引朋友产生新的购买。在购物过程里就形成了多级销售的模式。

 

税改对海外品牌的影响不是很大。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最难的是形成自己的社群。这次税改,国家是支持阳光化和平台化的,我们的小微萌主,分销海外商品的意愿也比较强,欢迎一些还没尝试过社交电商的海外品牌来跟我们合作。

 

林喜德:我对赵总的话理解是好产品可分享,能赚钱。设计一个清晰的利益链条,整个链条中产品是关键,基于国外产品的优良品质,充分调动每个人分享的意愿。

 

赵晶:是的,要借自己的优势。不同的产品因人而异,社交电商最有意思的就是把个人能力最大化并展示在社交圈子里。

 

方雨:真正有商业价值的网红不超过一千个

林喜德:赵总说,当你在社交链条当中有足够的名气,能产生裂变的销售效应。下面请方雨老师分享,第一,我们可以如何界定网红的风口?第二,网红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

 

方雨:“网红”可以简单用一句话来理解,就是在社交媒体上的魅力人格体,网红经济就是网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货币化组合。

 

具体到每个商家层面和企业营销层面,怎么去运用网红,有几个手段:第一,在公司里面找一个创始人或一个有意思的人去玩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紧密联接的方式把他捧红起来。比如说公司是卖化妆品的,这个人就要能够很好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解答如何快速化妆,如何卸好妆,通过社交媒体的方式把它讲清楚。公司内部去培养网红,这是一种相对来讲比较便捷、省钱的手段。

 

如果是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可以找一些网红孵化机构、网红经纪公司合作。今天很多的网红看起来很火,但真正能够实现商业价值的才能称之为网红,真正有商业价值的网红可能不超过一千个,网红竞争很激烈。公司实力足够强大时,可以找一些当红的网红合作,这是一种比较省时、省力的手段。

 

第三种,嫁接一个网络孵化公司、培训公司、有潜力的人,帮他们嫁接产品和服务,完成网红定位的塑造。这种方式整合的东西较多,要整合专业的孵化机构,要有专业的推送,时间比较长,但孵化出来的网红,忠诚度和合作紧密度较好,成功的概率会高一些。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IP,首先一点是要把你的魅力和能力在社交媒体上好好地展现出来,这远比做好百度关键词推广重要。

 

冬方宝:网红并不代表一切 打造贴合企业的社交圈层很重要

林喜德:方雨老师讲的一点很关键,怎么能红起来?就是要做自己,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逻辑思维讲过一句话,如果这个时代当中所有人都喜欢你,等于说你毫无特色。做你自己,去找到能认可你的群体就OK了。

 

我们讲网红,其实是在讲流量,用户也叫流量,那么用户跟流量之间的的差别在哪里呢?有请点点客东总给大家解答一下如何快速打造电商的社交圈层。

 

东方宝:社交电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家不要把网红当成救世主,网红有价值但也有局限性,今天是你的网红,明天也许别人会出更高的价钱买走,也有一定的危险。另外网红能批量化生产吗?papi酱可以说是批量化生产网红,如果全世界都是网红,就像我们的朋友圈全是广告一样,你受得了吗?不能片面地认为网红就是社交营销的核心,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今天我分享的重点就是如何打造社交圈层,如何利用社交圈层来做电商。通过粉丝关系售卖自己的产品,比如锤子,创始人老罗的粉丝量是两千多万,但每年的成交额却很惨淡,为什么?其实要想清楚,网红输出的内容是不是受众想要的,受众是对你的内容感兴趣,还是对你的产品感兴趣?这才是重点。

 

社交电商是一个综合的生态圈。点点客就是针对社交电商提供解决方案。小米的粉丝经济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圈层,每家企业的输出和平台必然非常重要。

 

首先,在闭合的社交层里必须要有一个开放化的平台。第二,圈层讲究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吸引人进来。要输出什么?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我是卖豆浆机的,就不能去跟我的粉丝整天说这个豆浆机如何好,要跟粉丝沟通的是如何保障一家人的健康,在线下做一些关于健康方面的服务,让一些爸爸妈妈参与进来,只有这样这个圈层才能建立起来。这不单纯是兴趣群,还包含了一些情感、关爱、文化、信念等,通过众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在维系圈层。第三,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跨界和非单一的手段把这个圈层激活。

 

陈镜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传统企业如何实现互联网+

林喜德:圈层这个概念本身都是有中心点的,就像在水面上投一个石头泛出的涟漪一样。网红确实不可能是所有企业的救世主。

 

有请陈总为我们分享,传统产业如何做互联网+,茶语网是怎么做到目前这样的?

 

陈镜顺:比起转型,活着更难。中国茶叶活了有四五千年,寿命是比较强的。在中国,琴棋书画之后,茶,就是最顶级的生活方式了。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在说温饱之余要喝茶的。从以前的人口传播的时代到报纸时代、电视时代、互联网时代,到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有各种各样的传播、推广方式,对于茶文化来讲这些都只是工具。今天茶语网在做的,就是让自己变成茶这个领域里大家都能很方便使用的工具。

 

第一,力量。首先要把自己变强大,才有跨界整合的能力。我们想做整个茶产业链全资源的、全渠道的整合者,第一件事就是要变成中国茶叶界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可以实时了解整个产业的情况。当我拥有媒体平台的时候,制定一个针对用户的标准,我们只谈喝的标准、储存的标准、用的基本的标准,以及一个客观的可被大众媒体传播的标准。制定标准,有更强的唯一性。

 

有了力量之后,第二件事是开放。当我变成茶行业里面唯一一个大IP的时候,以开放的心态去孵化各种中小型的具有IP属性的茶品牌,也就是小IP、小网红。同时服务中国传统的茶产业里面排名前十的这些企业,这就是我们在茶行业做互联网+的过程。使自己变成一个无可替代的工具的时候,就可以跨界跟各个行业和类似的工具进行合作,资源置换。

 

第三个是分利。我们如何让消费者得到利益,如何让合作伙伴得到利益,如何让跨界的平台得到利益,如何让品牌方得到利益。具备了前面两个因素之后,我变成了行业里面利益的分配者,正如前几位老师说的,一个有壁垒的圈子是没法玩的。

 

以春茶为例,淘宝也有卖茶,京东也有卖茶,线下也有卖茶,但是茶语网上你能找到所有优质原产地正品的春茶。我们先把入门门槛放低、清晰化,用团队的方式辅助一些茶人,帮他们把自己的品牌、IP做起来,然后把分钱的问题解决掉就OK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想做的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变成整个中国茶叶界里最大的跨界品牌孵化器。

 

林喜德:陈总用抢先行业一步为用户做标准,用做标准去构造自己的力量,用开放的心态去营造他的生态,最终用内部分利的模式分配各方的利益,促成这种生态变成一个完整的茶语网。

 

观众提问环节

分销系统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观众提问:分销系统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对于中小型的、电商基础比较低的企业,怎样利用好这种技术去开展业务?

 

方雨:企业为什么会小,为什么会中,且做不大?这是心态、格局的问题。总想着自己的数据都在别人的平台上很不安全,这是最致命的问题,这个心态需要调整。

 

第二,分销系统活不久,现在三级分销的工具特别多,甚至还有13级的,很多企业都在用这些系统,但背后没有一套服务体系,没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去支撑,这种多级分销是玩不久的。

 

第三,跟萌店、点点客这类平台合作,把专业的事情交给平台去做,你做好你的服务、产品、供应链和品牌就足够了,这才是一个未来真正抓好社交电商机遇的一个合理做法和姿态。

 

刚刚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电商平台搭建最初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或者哪些方面最容易出问题?

 

冬方宝:搭建初期主要是会有几个问题,第一,是你的受众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你要去针对一个具体的群体做市场定位和品牌定位。外部呈现的东西,你的设计、文案;其次是下面的那些比如说功能的规划;第二,作为消费者来说,你希望他得到什么,希望他能快速的去参与什么;第三,用户在体验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提供非常友好、快捷的体验,速度、便捷性,还有人性化,非常重要。